美国在重构财政收入?

日期:2025-08-07 15:26:46 / 人气:7



一个政权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钱从哪里来,打算花到哪里去”,对于美国联邦政府而言,其财政收入来源多样,且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呈现出重构的趋势。

美国联邦政府传统财政收入结构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约45%,且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这一水平。它实行累进税率,高收入人群承担更多税收,来源涵盖工资薪金、自营收入、资本利得等。美国个税征收覆盖面广、执法严格,公民、永居(绿卡持有者)全球范围的收入以及外国人在美国境内获得的收入都在征税范围内。与之相比,个税在中国并非重要税种,中国中央政府前两大税收来源是增值税(约占35%)和企业所得税(约占20%),个人所得税仅占6%左右。

工资税

工资税又称社会保险税,主要用于支持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占联邦财政收入约35%。在美国工作,尤其是旧金山湾区工作的人常抱怨税率高,这主要是因为个人所得税和工资税加起来较多,部分高收入群体这两项税收甚至接近50%。

公司所得税等其他税种

公司所得税、消费税、关税、遗产税等税种占比相对较小,其中公司所得税占比约10%,为第三大税种。长期以来,关税在美国政府收入里的地位并不突出,2024年关税总收入约1100亿美元,只占联邦政府总收入的2.8%。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对非美国公民入境有绝对决定权,签证只是使领馆给海关出具的“介绍信”或“推荐信”性质,不代表正式入境许可。

特朗普时期关税收入的变化与影响

关税收入激增

《日经新闻》报道美国一举成为关税收入大国。特朗普长期秉持给个人和企业减税的立场,为解决资金问题将关税作为开源手段。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自政府出台“对等关税”的4月起,关税收入激增,6月达到266亿美元,为往年平均水平的四倍。截至6月底,对等关税(10%)和汽车关税(25%)分别产生超过177亿美元和107亿美元的税收。耶鲁大学预算研究所统计显示,截至7月13日,美国关税的平均有效税率为20.6%,达到19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8月份更高水平的对等关税和其他细分领域关税全面落地,美国每月的关税收入有可能飙升至300亿至400亿美元区间,这意味着关税收入将从众多小税种中脱颖而出,接近美国第三大税企业所得税的总量,达到每年4000亿美元的量级。

改变传统税收认知

传统认知里,越落后的国家越依赖关税收入,越发达的国家越不重视关税,而特朗普的做法与之相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关税占美国税收的比例为2.8%,英国为0.7%,法国为0.006%,中国为2.7%。在世界银行统计的关税比重超过5%的35个国家和地区里,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日经新闻》认为美国关税收入最终可能达到占总税收比例的6.8%,而以当前呈现的三倍于2024年月均收入计算,很可能在8% - 10%区间。

关税结构固化的潜在影响

假如特朗普任内调整财政收入结构,把关税作为稳定财源取代一部分个人/企业所得税,今后即使政权交替,也很难撤销或下调关税。因为这部分财源已被固化,重新找税源接替十分困难,尤其是涉及具体产业的关税,如钢铝、汽车关税是特朗普响应民粹的一部分,新总统撤销可能遭到受惠行业工人的激烈反对,甚至在大选期间成为热门辩论话题。美国曾有政党轮替后仍延续此前关税的先例,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拜登政府最终还是继承下来。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关税的看法

新加坡国务资政观点

7月15日,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出席经济学会晚宴,谈及对特朗普关税的看法。他认为全球可能迈入一个“暂时减一”的新局面,整体经贸框架不变,但对美贸易单独实施一套规则。他含蓄批评特朗普的做法,指出不能否定经济法则的存在,市场力量会推动企业和个人为个体利益行事,政府对抗规律可能白忙一场。他还以日本为例,说明获益于关税的企业会阻止政府放弃关税筹码,美国在特朗普任期结束后取消加征关税在政治上不现实。

特朗普关税的赢家和输家

输家众多

抛开美国自身,几乎没有美国以外的国家是这场关税风波的赢家,即便像英国、新加坡等只被加征10%关税的地方也不例外,这些对美进口大于出口的国家扩大对美出口也可能面临关税问题。
 • 东南亚国家:东南亚是拜登任内“China + 1”产业链重构策略重点打造的对美出口新高地,经此风波,这些国家的对美出口势必遭受明显打击。越南为20%关税,印尼、菲律宾、泰国、柬埔寨为19%关税,老挝和缅甸为40%。越南对美国几乎没有谈判筹码,原先46%的高关税足以对其出口制造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它第一个让步。中国台湾省初期被征收32%关税,现被征收20%关税,其对美国谈判筹码少,且更在意半导体关税。

 • 日本和韩国: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最大外部投资国和坚定盟友,也受伤很深。日本一开始希望得到优惠待遇,却被特朗普批评“被惯坏了”,虽最终签署协议,但国内“努力减少对美依赖,实现更大自主”的声音已生根发芽。日本原本希望15%关税是独家优待以扩大汽车在美国的优势,实际上日美协议为特朗普提供了“模板”,有为其做嫁衣之感。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