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荒漠” 里的爆款逆袭:英国正为这些食物疯狂

日期:2025-07-29 11:39:33 / 人气:9


在被戏称 “美食荒漠” 的英国,超市货架正上演着戏剧性的变化:一款售价 2 英镑的酸种面包被抢空到需要 “全职抢购”,高档橄榄油销量逆势增长 15%,康沃尔郡的片状海盐销量飙升 79%…… 这些曾经不起眼的基础食材,如今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网红爆款。这场饮食风潮的背后,是英国人对超加工食品的集体反思,对 “干净饮食” 的执着追求,以及社交媒体催生的新消费美学。
无添加基础食材:反超加工食品运动的宠儿
英国当下最火的爆款食物,首推那些打着 “无添加” 标签的基础食材,Jason’s Sourdough 酸种面包便是典型代表。这款被评为 2024 年英国 “年度烘焙品牌” 的切片面包,因 “不添加乳化剂、添加剂和防腐剂” 的核心卖点,在超市货架上频繁售罄,社交媒体上满是 “抢面包像中彩票” 的调侃。其走红并非偶然,而是踩中了英国愈演愈烈的反超加工食品运动浪潮。
在 NOVA 分类系统中,超加工食品(UPF)被定义为经过深度工业处理、含多种添加剂的食品,多项研究证实其与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觉醒的英国人开始仔细研读食品成分表,TikTok 上 #UPF 标签下的相关视频超两万条,博主们晒出 “无超加工” 购物清单,将食品储藏室的 “干净程度” 视为生活态度的勋章。这种趋势带动了一系列基础食材的热销:Waitrose 超市数据显示,苹果醋需求增长 6%,特级初榨橄榄油即便价格飙升仍供不应求,这些食材的共同标签是 —— 成分简单、少加工、贴近原始形态。
反超加工食品运动重塑了英国人的饮食判断标准。过去被视为 “简陋” 的食材,如今因 “纯净度” 获得溢价:Jason’s 酸面包靠 “无添加” 成为国民爆款,传统工艺制作的手工奶酪、未漂白面粉也成了超市里的抢手货。消费者不再盲目追逐预制食品的便捷,而是更在意 “食材是否认识”—— 那些配料表只有 “小麦、水、盐” 的食物,比成分复杂的超加工食品更能获得信任。
厨房回归:自制风潮带火 “烹饪基础款”
英国人正重新拥抱厨房,这股 “回家做饭” 的热潮让烘焙原料、发酵食材、调味基础款成了新爆款。Waitrose 的调查显示,55% 的消费者更爱在家做饭,46% 的人每天下厨,过去一年里,自制面包、腌蔬菜、发酵食品成了新的生活时尚,直接带动相关食材销量暴涨。
酸面包的走红正是自制风潮的缩影。许多英国人从 “买面包” 转向 “烤面包”,超市里的天然酵母粉、全麦面粉销量激增,甚至连发酵温度计、面包石板等工具都成了热销品。Jason’s 品牌精准抓住这一趋势,不仅推出即食酸面包,还推出家庭烘焙套装,让消费者能在家复刻 “无添加面包”,这种 “半自制” 模式既满足了健康需求,又降低了烹饪门槛。
调味食材也迎来 “精致化升级”。过去藏在橱柜角落的橄榄油、醋、盐,如今成了厨房的 “门面担当”:Citizens of Soil 橄榄油凭借葡萄酒瓶般的设计感包装和袋装补充装,成了社交媒体的 “出片神器”,售价是超市自有品牌的三倍仍供不应求;Ortiz 黄罐头沙丁鱼以时尚包装打破 “廉价罐头” 印象,成了中产家庭的下午茶配餐新选择。这些调味食材不再只是烹饪辅料,更成了 “生活品味” 的展示符号,甚至取代红酒成为访友送礼的新选择。
社交媒体与身份符号:爆款食物的 “流量密码”
英国爆款食物的走红,离不开社交媒体打造的 “饮食美学” 滤镜。在 TikTok、Instagram 上,#eating clean(吃干净点)#antiUPF(反超加工食品)等标签下,无数博主用统一的视觉语言构建 “理想饮食生活”:白色大理石台面上摆着敞口玻璃罐,里面装着康沃尔海盐;原木餐盘旁斜放着 Citizens of Soil 橄榄油瓶;刚出炉的 Jason’s 酸面包切片上抹着自制鹰嘴酱…… 这种高度同质化的内容,将基础食材包装成了 “健康、环保、有品味” 的身份符号。
18-34 岁的年轻群体是这场流量狂欢的主力。他们不再依赖传统食谱,而是通过短视频学习 “无超加工食谱”,食材的 “网红属性” 甚至超过了口味本身。一款食物能否成为爆款,关键看 “是否上镜”“是否有故事”:Jason’s 酸面包强调 “家族传承工艺”,Citizens of Soil 主打 “女性生产者 + 再生农业” 理念,康沃尔海盐突出 “手工采集” 标签,这些叙事让基础食材摆脱了 “廉价” 标签,成为可炫耀的 “生活方式投资”。
算法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趋势。社交媒体推荐机制偏好 “干净、精致” 的饮食内容,推动更多人模仿这种消费模式。超市也顺势调整策略,将网红食材摆放在入口显眼位置,甚至推出 “博主同款购物篮”,形成 “线上种草 - 线下抢购 - 线上晒单” 的闭环。这种流量驱动的消费,让原本朴素的食材变成了 “社交货币”—— 拥有 Jason’s 酸面包、高档橄榄油,成了 “懂生活” 的身份认证。
热潮背后:消费分层与现实困境
尽管这些爆款食物风头正劲,但它们的流行仍局限于特定社会群体。Waitrose 超市主要服务中产及以上消费者,而对低收入群体来说,超加工食品仍是无奈的选择。英国食品基金会数据显示,健康食品每千卡路里价格比不健康食品贵一倍以上,政府建议的健康饮食日开销约 9 英镑,对最低收入家庭而言,这意味着要花掉可支配收入的 45%-70%,因此他们日均食品支出仅 4 英镑,不到建议标准的一半。
反超加工食品运动也面临商业化异化的尴尬。初衷是呼吁 “简单健康饮食”,却在资本运作下变成了新的消费等级:能负担 “无添加酸面包 + 进口橄榄油” 的中产,将其视为 “健康觉悟” 的象征;而依赖预制餐、罐头的低收入群体,则被隐含地贴上 “不懂健康” 的标签。更讽刺的是,许多 “反超加工” 网红食材仍依赖工业化生产:Jason’s 酸面包虽无添加,却靠自动化设备实现标准化供应;高档橄榄油的 “小农故事” 背后,仍是大型食品集团的营销包装。
此外,超加工食品的定义模糊也引发争议。开放式食品数据库 Open Food Facts 将 Jason’s 旗下部分产品归类为 “超加工食品”,这种分类分歧让消费者陷入困惑 —— 当 “干净饮食” 的标准被商业品牌左右,这场运动的初心似乎在流量与利润中逐渐迷失。
从酸面包到橄榄油,英国的爆款食物风潮既是健康意识的觉醒,也是消费文化的重构。在 “美食荒漠” 的标签下,英国人正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 “好食物”:它可以是无添加的朴素面包,也可以是精致包装的调味食材,但这场逆袭的背后,仍藏着饮食平等与商业异化的深层矛盾。或许真正的 “美食革命”,不仅是追捧爆款食材,更是让每个群体都能轻松获得 “干净、健康、有尊严” 的食物。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