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波尔多酒庄投资:从狂热到理性的兴衰历程

日期:2025-10-19 15:48:07 / 人气:4



一、投资热潮:财富与品位的象征

• 投资开端:自2008年起,中国资本开始涌入波尔多,先后买下约150座酒庄。尽管这些酒庄总面积小且非列级名庄,但象征意义远超经济层面。2008年,程海燕的父亲程佐昌为女儿买下拉图拉甘酒庄,被视为中国资本“登陆波尔多”的开端,交易金额约4000万元(程海燕否认)。

• 投资热情高涨:此后,中国名人、富豪对波尔多酒庄热情不减。2013年女演员及其前夫买下梦陇酒庄,2016年马云买下萨尔斯酒庄等。2008 - 2018年间,约150 - 200家波尔多酒庄被中国买家收购,中国成为除法国外拥有酒庄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当时人们认为中国人参与列级名庄经营只是时间问题。

二、经营困境:梦想破灭的惨痛现实

• 酒庄甩卖与没收:十六年后,中国富豪的投资面临惨淡现实。2024年,拉图拉甘酒庄被挂牌售卖,起拍价仅15万欧元。程海燕虽努力改造酒庄,保留法国工人和酿酒师,还打造度假体验中心,投入超1000万人民币,但十余年经营无成效,葡萄藤疯长,财务状况不佳,她本人被限制高消费。

• 其他案例:海昌集团创始人曲乃杰因挪用政府补贴和滥用公司资产案被定罪,其收购的9座酒庄被法国官方没收。有中国商人试图将酒庄改造成中法文化交流中心,增设多种设施,但这种“混合用途”改造起初就备受争议。香港SGV Wines掌门人唐志强收购四座老酒庄后改名,引发抗议,酒庄在法国市场销声匿迹,五年后转售给法国投资者,新东家恢复原名。

• 特殊事件:拉里维耶尔酒庄几经易手,2012年被中国买家收购当晚,直升机坠毁,四人遇难,酒庄被称为“被诅咒的酒庄”。

三、市场变化:需求腰斩与投资退潮

• 出口量下滑:2008 - 2016年中国资本对波尔多酒庄投资热情高,但自2017年以来,波尔多葡萄酒对华出口量减半,目前每年约4000万瓶,而巅峰时期中国每年消费8000万瓶,成为该产区第一大出口市场。

• 国内红酒市场冷却:国内葡萄酒进口量持续下降,2022年进口量3亿升,下降20.9%,进口额14.4亿美元,下降15.1%;2023年进一步下滑,2025年头四个月进口量同比仍下降8.37%。国内酒庄处境不佳,宁夏等地不少小型酒庄半停产,依靠文旅、餐饮维持运营,部分转型为旅游景点。

• 消费变化:自2012年“八项规定”和禁酒令后,红酒失去重要消费场景,需求萎缩。消费者口味改变,中产更注重实用与性价比,威士忌等饮品取代红酒成为社交常客。

四、投资困境原因与新的尝试

• 产能过剩与经营模式不适应:波尔多红酒面临产能过剩问题,2022年年底酿酒师和生产商抗议拔除多余葡萄藤,2023年法国农业部启动“拔藤去产能”计划。大多数中国投资者不适应传统法国酒庄经营模式,低估运营成本,预估盈利周期短,期望即时回报,但这种经营模式在波尔多不现实。

• 新玩家进入:老玩家退场的同时,少量新玩家进入。新一波更年轻、有国际经验的中国买家开始重新进入波尔多酒庄市场,他们年龄通常在40 - 45岁,有海外生活、学习经历,希望将酒庄与旅游项目结合,实现利益最大化,未来中资波尔多酒庄或将有新篇章。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