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中国留学生替考丑闻,竟牵扯出了 800 多人的庞大网络?

日期:2025-07-13 20:45:37 / 人气:6


你有没有想过,考个英语试也能搞出个 “犯罪团伙” 的架势?最近,日本的英语能力测试 TOEIC(托业)爆出大新闻:一名中国籍京都大学研究生因涉嫌替考被捕,警方顺藤摸瓜一查,竟牵连出 803 人的庞大替考网络!这可不是什么 “学霸互助小组”,而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作弊产业链,堪称留学界的 “当季大片”。
这事儿不仅让日本的考试机构炸了锅,连我们这些吃瓜群众都忍不住想问:这帮人是怎么做到这么大规模的?以后在日本考托业,是不是得先过 “安检” 再进考场了?
“三头六臂” 的中国高材生
故事的主角叫王立坤,27 岁,京都大学的研究生,妥妥的学霸身份。你以为他在京大刻苦钻研学术?不,他还有个 “副业”—— 替考托业!
2025 年 5 月 18 日,东京板桥区的托业考场,警察蜀黍们早接到国际商务沟通协会(IIBC,托业考试的运营机构)的 “线报” 等着抓现行:有人用同一张脸、不同名字的身份反复参加考试,成绩也高得不正常。王同学戴着口罩,口罩里藏着个小型麦克风,手里还捏着别人名下的学生证,准备冒名顶替考试。结果,警察一个箭步上前,当场把他拿下。
这哥们儿可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儿。据调查,他从 2024 年 6 月起就多次替考,最高一次考了 945 分(满分 990),这成绩放哪儿都是 “学神” 级别。可惜,他不是给自己考,而是帮别人 “代劳”,还用上了高科技:口罩里藏麦克风,身上还收着副智能眼镜,活脱脱一个高科技选手。据他交代,这都是为了钱,至于报酬有多少?有媒体爆料,他可能赚了 “一生都花不完” 的钱!
更让人震惊的是,警方顺藤摸瓜,发现光是 2025 年 5 月那场考试,就有 40 多个考生跟王某注册了同一个地址。到了 6 月,另一场考试里,这个数字暴增到 70 多人!再往后查,2023 年到 2025 年间,总共有 803 人用相同或相似的地址报名考试,个个都疑似跟替考网络有关。这哪里是考试,这简直是个组织严密的 “替考网络”!
这些替考者是怎么操作的呢?据调查,他们的手法五花八门:有的是直接找人冒名顶替,像王同学这样;有的是考生本人到场,但耳朵里塞着微型耳机,接收场外 “枪手” 的答案;还有的甚至用上了 “智能手表” 或 “微型摄像头”,把试题偷传出去,活脱脱一场科技与犯罪的较量。更离谱的是,这些服务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明码标价:替考一次 8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4 万),用耳机传答案便宜点,4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2 万)。要是成绩没达到预期,还能 “全额退款”。
替考网络的背后
这么大规模的替考网络,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啥偏偏是托业?为啥集中在日本?咱们得从现状入手,扒一扒这背后的 “生意经”。
托业,全称 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1970 年代由日本人开发,号称是测试英语沟通能力的 “全球通用考试”。在日本,托业简直就是块金字招牌。想进大公司?托业成绩得过 700 分。想考名校研究生?托业 800 分以上最好。2024 年,日本有 210 多万人考托业,覆盖大学、企业、甚至留学签证审核,影响力可见一斑。
尤其对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托业高分几乎是通往名校研究生院的 “敲门砖”。日本不少大学,比如早稻田、庆应义塾,甚至京都大学,都把托业成绩作为入学参考。更别提一些企业招聘时,也把托业成绩当 “硬指标”。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对托业的重视度没那么高,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这就导致一些中国学生为了进日本名校或找好工作,铤而走险,找 “替考团” 帮忙。
为啥替考团伙偏爱日本?答案有点扎心:日本的考试监管太 “温柔” 了!在中国,高考这种大型考试堪称 “铁桶式防御”—— 指纹验证、声纹识别、金属探测器、信号屏蔽器,作弊者抓到就是最高 7 年监禁!相比之下,日本的托业考场简直像个 “信任社会” 的典范。考前检查身份?看看证件就行。电子设备?提醒关机,基本靠自觉。这样的 “宽松环境”,对替考团伙来说简直是天堂。
更别提日本的托业考试场次多、报名简单、考点分布广,管理上难免有疏漏。比如,托业考场是根据考生注册地址分配的,团伙就故意让所有人填同一个地址,集中到同一考场,方便 “团队协作”。这不,5 月那场考试,40 多人用同一个地址报名;6 月那场,同一个地址又冒出 77 人来。
中国的 “替考产业” 有多野?
再来看看中国这边的 “产业链”。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替考广告铺天盖地,口号一个比一个嚣张:“托业 945 分,懒人秘籍!”“48 小时高分到手!” 这些替考机构不仅提供托业服务,连托福(TOEFL)、雅思(IELTS)、日本语能力考试(JLPT)都能 “包办”。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日元不等,服务包括替考、耳机传答案,甚至还有 “考前培训”,教你怎么把微型设备藏得不被发现。
这些机构还特别会 “营销”。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放出 “成功案例”,比如 “某某拿了 900 分,成功进早稻田”,吸引更多客户。他们甚至跟客户签 “保密协议”,保证就算有人被抓,也不会泄露客户信息。听听这专业程度,简直比某些正规教育机构还 “贴心”!
最让人咋舌的是,这 800 多人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国际商务沟通协会表示,2023 年到 2025 年间,这 803 人因使用相同或相似地址被认定为不正考生,成绩全被取消,5 年内禁止参加托业考试。但这只是查出来的部分,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更别提,警方还在调查其他类似团伙,估计这 “替考帝国” 的规模远不止于此。
考托业要变天了?未来咋办?
这桩替考大案曝光后,托业考试的未来注定要变天了。国际商务沟通协会已经放出狠话:要加强考场管理,严查身份,检查电子设备,甚至可能引入更严格的技术手段,比如人脸识别、指纹验证。以后考托业,估计得像过机场安检一样,先脱鞋、掏耳朵、验指纹,搞不好还得来个 “全身扫描”!
对普通考生来说,这意味着啥?首先,报名和考试流程肯定更复杂了。以前随便带个身份证就能进考场,未来可能得准备一堆证明材料,甚至当场录指纹。考场里,监考老师估计也会压力倍增,盯着你耳朵看有没有塞耳机,检查你眼镜是不是 “智能款”。时间成本、心理压力都得翻倍。
更别提,考试费用可能也会涨。加强安保、引入新设备,成本肯定得转嫁到考生身上。想想看,托业一次考试报名费已经 7800 多日元(约合人民币 400 元),再涨价,普通学生的钱包可要叫苦了。
这事儿背后,其实还有更复杂的问题。中国的学历崇拜和就业压力,让不少学生把托业高分当成 “救命稻草”。日本的大学院相对容易进入,成了不少中国学生的 “曲线救国” 路径。但高分≠真本事,替考得来的成绩,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更深一层,这也暴露了考试公平性的问题。托业作为全球通用的英语能力测试,本该是公平竞争的舞台。可替考团伙的横行,让真正努力的考生成了 “冤大头”。考试机构如何在效率和公平间找到平衡?这都是未来要面对的难题。
“诚信考场”,从我做起
一个普普通通的京大留学生靠着高科技、团伙作案赚得盆满钵满,看完属实让人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无论如何,它也给所有人敲了个警钟:考试的意义在于证明自己,而不是 “买” 一个分数。未来,日本的托业考场可能会变得像机场安检一样严格,但这何尝不是件好事?毕竟,一个公平的考场,才能让努力的人发光。所以,准备考托业的同学,赶紧练英语吧!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