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曾有爱情剧巅峰:从《橘子红了》看爱情与人性
日期:2025-09-19 09:27:51 / 人气:1
前不久,短剧《橘祥如意》完结,该剧改编自琦君小说《橘子红了》,却将原著的悲剧色彩彻底抹除,原本难产而死的女主角摇身一变成为创办商行的大女主,在情场和生意场春风得意。这样的改编令人啼笑皆非,也勾起了观众对李少红执导的同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怀念。
李少红版本的《橘子红了》同样改编自小说,却承袭了原著的凄凉底色,更对“何为爱情”进行了批判性反思。这部剧不仅艺术性十足,还收获了极高的大众关注度,成为2002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全年收视冠军,巅峰收视率高达10.33%。周迅饰演的女主角秀禾所穿的“秀禾服”更是爆红,直至今日仍是中式婚礼的标配。像《橘子红了》这样艺术性与大众关注度兼得的国产爱情剧,时至今日仍屈指可数。
恐怖片式爱情:封建礼教下的众生相
在《橘子红了》之前,鲜少有国产剧用恐怖片的氛围来呈现爱情。剧中,洞房花烛夜新娘子一身缟素、眼含泪光,生日宴上几根蜡烛映照出女主人和下人们整齐又模糊的笑脸,惊悚空灵的配乐适时响起,刺耳且有穿透力,仿佛能钻进观众耳朵。故事围绕着晚清末年的容家展开,美菱和容耀华成亲几十年却无子,容耀华在城里娶了二太太余嫣红,美菱守着乡下橘园,自作主张为容耀华娶了三太太秀禾。
在封建观念的森严影响下,每个角色都戴着面具,表面善良宽和,实则是传统秩序操控下的提线木偶。美菱看似善良无私,一心为家庭牺牲,实则自私残酷。她偏执地迎娶秀禾,认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老爷回来了,他就是我的”,将自己和身边人都视为剧本中的角色,不容许他人有自由意志。当秀禾坦白不爱老爷时,她天真地发问:“他是你的丈夫,你怎么可以不爱他呢?”
容耀华早期看似宽仁大度,新婚之夜看出秀禾的恐惧,未强迫圆房,还答应放她自由。但当秀禾流露出离开的念头,他的伪善便暴露无遗。他圈养秀禾并非出于爱,而是出于对年轻的迷恋,认为秀禾能让他“有劲”,是为了传宗接代以满足算命先生所说的容家家业发扬光大的命理玄学。
容耀辉以民国进步青年的形象出场,穿着西装或中山装,满口“反封建”“民主”和“自由”。他支持秀禾逃离,甚至联系好工作,但这一切只是花架子。大嫂拒绝放秀禾自由,他便放弃计划,还因不敢反抗兄嫂,在遇到大哥后改口接大哥回家。他号称拯救秀禾,实则是救世主情结作祟,最在意的只有自己。在老爷和秀禾的婚宴上,他与老爷拼酒,男女的不平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所说:“男人虽然谈论女人,但其实是在饶舌地谈论他们自己。”
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美菱要做贤妻,老爷想守家业,容耀辉要当英雄,而秀禾成了他们争相抢夺的“绣球”,人人都想通过她来表演自己的剧本。
理想破灭:旧时代的悲剧轮回
《橘子红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无辜者成为命运的牺牲品,那些看似“正常”的人也都经历了信仰破灭的绝望。老爷最在意传宗接代,将男性尊严视为生命之本,然而体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生育能力,而二太太和秀禾先后怀孕,二太太出轨公司员工,秀禾怀上了容耀辉的孩子。
美菱用尽办法让秀禾留住老爷,但秀禾还是与容耀辉相爱并摊牌,多重打击下老爷被气到住院。耀辉被吓得失去勇气,害怕担上气死长兄的骂名,无力追求爱情,只能终日买醉。老爷和夫人仍试图让秀禾生下“容家的孩子”,为家族传续香火。
秀禾的善良与觉醒在这场悲剧中显得难能可贵。她起初为报恩嫁入容家,在耀辉的引导下被动追求自由,后逐渐勇敢直面内心。她承认自己的错误,戳穿耀辉的懦弱,和耀辉一起面对老爷夫人。在老爷重病、耀辉退缩后,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算作对容家最后的报恩。她曾天真地幻想生完孩子像娜拉一样离开,但二太太的话戳破了她的幻想,正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说,娜拉只有“堕落”或“回来”两条路,没有经济权,梦醒后也无路可走。秀禾难产而亡,而耀辉和城里的女友举办婚礼,她的善良最终沦为孱弱,死成了她最好的结局。
解构爱情:人性与时代的交织
戏中人总打着“爱情”的旗号做选择,但《橘子红了》一直在解构爱情。耀辉心灰意冷时,新的进步青年高喊用爱情解放女性,认为“爱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物,有了爱情,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然而,性别研究者Alexwood指出,清末民初的妇女解放运动,所谓的“妇女解放”是为了“强国保种”,没有女性自主参与,只是满足了男性的需要,女性身体从未摆脱符号化。
爱情成了老爷拿捏秀禾与耀辉的把柄,他允许两人在眼皮子底下相爱诞育子嗣,条件是不能离开容家、维持容家体面。对女性来说,爱情的成分更为复杂。美菱用爱情自欺欺人、自我驯服;二太太阉割爱,最终在算计中失去爱;秀禾将爱视为残存的自由意志,她渴望爱情,实则是渴望被视作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对待。
从古至今,爱情被捧上神坛,诱惑着女性耽溺其中。《橘子红了》让我们看到,追求爱情往往比追求自我更容易被操控,女性为男人痴狂总比为自己战斗更容易被接受。正如鲁迅所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关于要醒还是要梦的答案,或许正如《觉醒》的扉页所写:“人终究还是醒来最好,就算要忍受煎熬,也好过被幻梦愚弄一生。”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内娱曾有爱情剧巅峰:从《橘子红...09-19
- 古埃及消亡警示录:文明不死于他...09-19
- 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基点:15 家...09-19
- 网文圈最 “矛盾” 的征文赛事,...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