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印度的时候到了

日期:2025-08-13 16:51:11 / 人气:7


特朗普的 “极限施压” 机器,这次对准了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从将关税一路抬升至 50%,到公开嘲讽印度经济 “死气沉沉”,从白宫宴请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到计划 9 月访问巴基斯坦 ——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新德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场博弈的背后,不仅是美印之间的关税谈判,更是大国在南亚地缘格局中的重新洗牌,印度的 “骑墙策略” 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特朗普的 “极限施压”:从经济制裁到地缘围堵
特朗普对印度的施压,堪称 “多维度立体打击”,每一招都精准戳向印度的软肋。
经济层面,关税大棒层层加码。美国先是宣布对印度征收 25% 的对等关税,远超巴基斯坦(19%)、孟加拉国(20%)等竞争对手;紧接着以印度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将关税再提至 50%。这对依赖出口的印度制造业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更关键的是,美国的目标明确:要么印度放开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让美国的玉米、大豆、牛奶制品大举进入;要么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转而采购美国页岩油。
地缘层面,特朗普打出 “巴基斯坦牌”,直击印度的安全敏感神经。历史上,美巴关系虽有起伏,但美国陆军参谋长级别的军方首脑进入白宫闭门会晤,尚属首次。更让印度警惕的是,美巴已达成石油合作开发协议,特朗普甚至调侃 “或许有一天把石油卖给印度”。这种 “拉巴抑印” 的姿态,不禁让人想起冷战时期 “苏联支持印度 VS 美国支持巴基斯坦” 的格局,也让印度担心美国的南亚战略可能重新向巴基斯坦倾斜。
舆论层面,特朗普的语言攻击毫不留情。他嘲讽印度空军 “被击落 5 架飞机”,在印巴停火问题上与莫迪争夺功劳,刻意塑造印度 “软弱无能” 的形象。这种羞辱式的施压,不仅试图在谈判桌上迫使印度让步,更想动摇莫迪政府的国内支持基础。
二、印度的两难:利益与现实的撕扯
面对特朗普的攻势,印度陷入了 “退无可退、进则两难” 的境地。
在对俄关系上,印度难以轻易妥协。印度与俄罗斯签署了长期石油采购合同,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量的比例已从俄乌战前的 10% 飙升至 30% 以上,且价格较国际市场低 10-15 美元 / 桶。更重要的是,印度军工体系严重依赖俄罗斯 —— 陆军的坦克、空军的战机、海军的潜艇,俄制装备占比超过 60%。若为迎合美国而切断与俄合作,印度的能源安全和国防自主将面临崩盘风险。
在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上,印度同样投鼠忌器。农业占印度从业人口的 50%,是莫迪政府重要的票仓。长期以来,印度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部分品类达 100% 以上),以保护本土农民利益。一旦大幅开放,美国廉价农产品的涌入可能引发农民失业、社会动荡,这对 2024 年刚连任的莫迪而言,无疑是政治自杀。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表态,道出了这种困境:“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挑战,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很难建立单一维度的关系。” 印度试图效仿中国的 “非西方” 定位 —— 既与西方保持合作,又不与俄罗斯决裂,但特朗普政府显然不接受这种 “模糊性”。
三、地缘棋局:美印巴的博弈新局
这场较量的背后,是南亚地缘格局的深刻重构。
对美国而言,特朗普的策略或许有两层考量:短期目标是打开印度市场,为美国农产品和能源找到出口;长期则是将印度更紧密地绑上 “印太战略” 的战车,制衡中国的同时,削弱俄罗斯在南亚的影响力。而拉拢巴基斯坦,既能施压印度,又能借助巴国在中东、中亚的影响力,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战略(如遏制伊朗)。
对巴基斯坦而言,这次与美国走近是 “平衡战略” 的延续。巴军方向来主张 “除坚决反印外,不卷入大国博弈”,但在美国提供石油合作、军事援助的诱惑下,显然愿意适度向美国倾斜。特别是在 2023 年罢免亲俄总理伊姆兰・汗后,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主导的巴政府,更倾向于与西方改善关系以缓解经济压力。
对印度而言,最大的考验在于能否维持 “战略自主”。冷战时期,印度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获得了 “不结盟运动领袖” 的地位;近年来,印度奉行 “多向平衡” 策略,既加入美国主导的 “四方安全对话”(QUAD),又与俄罗斯、中国保持务实合作。但特朗普的 “非黑即白” 思维,正逼着印度在 “亲美” 与 “自主” 之间做选择。
前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的话颇具深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与(西方对俄)制裁相抵触…… 我们正在追随我们的利益。” 这或许是印度的底线 —— 在不触碰美国核心利益(如二级制裁)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护与俄罗斯的合作。但特朗普的 “极限施压”,显然想打破这种平衡。
结语:骑墙难续,印度的选择将重塑南亚格局
特朗普的施压,本质上是对印度 “战略自主” 的挑战。当美国不再容忍印度的 “骑墙”,当巴基斯坦重新成为美国在南亚的棋子,印度必须在利益与原则、现实与理想之间做出抉择。
若印度妥协,放开农产品市场并减少对俄石油进口,可能换取短期的关税减免,但会丧失经济主权和国防自主,沦为美国的 “附庸”;若印度硬抗,50% 的关税将重创出口,美巴走近将加剧安全压力,国内经济和政治稳定可能受冲击。
这场考验的结果,不仅将决定美印关系的走向,更将重塑南亚乃至全球的地缘格局。对印度而言,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守住自身利益,考验着莫迪政府的智慧与勇气。而对世界来说,印度的选择或许将证明:在 “美国优先” 的时代,中等国家的 “战略自主” 是否还能存续。
考验印度的时候,其实也是考验这个多极化世界的时刻。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