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基点:15 家券商解读核心影响

日期:2025-09-19 09:26:16 / 人气:1


美联储 9 月 18 日凌晨如期降息 25 基点,这一牵动全球市场的政策举措引发国内 15 家券商密集解读。综合机构观点,此次降息标志着新一轮预防式降息周期启动,但政策分歧与未来变数并存,其影响已渗透至利率路径、经济前景、全球资产及国内市场等多个维度,具体解读如下:
一、市场预期与利率路径:符合预期但分歧凸显
1. 周期定性:预防式降息正式启动
多数券商明确指出,本次 25 基点降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核心意义在于宣告美联储新一轮预防式降息周期的开启。政策出台主要源于对就业市场放缓等潜在风险的提前应对,而非经济已陷入衰退的被动调整。
2. 短期节奏:年内再降 50 基点成主流预期
中信证券、粤开证券等多家机构预计,10 月、12 月议息会议有望各降息 25 基点,年内累计降息幅度将达 75 基点。
华泰证券基于 9 月就业市场可能面临的压力,进一步上调年内降息预期至 3 次,较此前判断增加 1 次。
3. 中长期变数:幅度或不及预期,路径存回摆可能
分歧核心:美联储内部对降息速度与幅度的争议显著,如财通证券指出,分歧集中于 "降多少" 而非 "降不降",新任理事米兰因主张降息 50 基点投出反对票。
预期差:招商证券提到,点阵图与 SEP 显示今明后三年降息幅度分别为 75BP、25BP、25BP,远低于会前市场对今明两年各 75BP 的乐观预期。
鹰派警示:浙商证券特别强调,鲍威尔将降息定义为 "风险管理式",这一表述偏向鹰派,意味着联储未确认就业下行风险,未来连续降息存在回摆可能。其核心依据在于:非农弱未必代表经济弱,且劳动力供给收缩可能使失业率保持稳定,削弱降息必要性。
二、美国经济前景:软着陆为主流,类滞胀风险引警惕
1. 主流预期:经济大概率实现软着陆
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等多数券商维持 "软着陆" 基准判断,认为当前经济虽有放缓,但核心韧性仍存,且金融条件自年中已开始改善,明年初将成为观察降息效果的关键窗口。粤开证券补充指出,降息能托底需求与就业,但难以扭转经济整体放缓趋势。
2. 潜在风险:过度宽松或触发类滞胀
中金公司提出明确警示,当前美国经济的症结并非需求不足,而是成本上升。若实施过度货币宽松,非但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反而可能加剧通胀,最终使经济陷入 "增长放缓 + 通胀高企" 的类滞胀困境。此外,降息也可能延缓通胀自然回落进程,为后续政策调整增加难度。
三、全球资产走势:短期波动加剧,中期分化明显
不同资产受降息影响的逻辑与节奏存在差异,机构对短期与中长期走势的判断呈现分化:
资产类别 短期走势判断 中期走势判断
美股 因预期提前定价,或进入波动期(招商证券) 仍有支撑,泡沫化过程可能持续至明年底(招商证券);存在上涨空间(中信建投)
美债 利多落地,或呈 "牛陡" 形态(财通证券) 利率下行放缓,但仍有上涨空间(国泰海通、中信建投)
美元 维持弱势(中信证券、财通证券) 先下行后进入震荡区间(国泰海通)
黄金 有望受益于宽松预期与美元走弱(中信证券、粤开证券) 表现仍值得期待(中信证券)
港股 科技、可选消费、医药等成长板块直接受益(中信证券) 敏感性高于 A 股,若中美同步宽松将迎外资流入,核心资产配置价值凸显(中信证券、中信建投)
此外,国盛证券特别提示,由于市场对降息预期已充分定价,此次政策对资产的影响幅度可能小于历史同类周期。
四、对国内市场影响:货币政策空间打开,节奏看基本面
国盛证券、中信建投等机构认为,美联储降息缓解了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为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打开了空间,四季度降息可能性显著提升。但需明确的是,国内政策调整的核心仍取决于自身经济基本面 —— 在稳增长政策落地与基本面筑底的背景下,A 股情绪将持续得到支撑,而港股因与海外流动性联动更紧密,敏感度相对更高。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