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不良到底有多少亿?
日期:2025-05-09 09:29:44 / 人气:10
一、消费贷市场概况
消费金融市场主要玩家包括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金平台和银行机构。其中,银行是最大的参与者。本文基于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头部城商行)2024年年报数据进行分析。

二、消费贷规模增长情况
总体增长
除去中国银行、广发银行未披露相关消费贷数据,其他18家银行中,仅平安银行和上海银行消费贷规模同比下降。
剩下16家消费贷规模同比增长的银行,其2024年增长部分消费贷相加超过7500亿。
各银行具体情况
国有大行:建行、农行、交通银行一年新增消费贷超千亿,其中交通银行一年新增1552亿消费贷,同比增长达86.94%;邮储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规模最大,余额超过6000亿。
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个人消费贷增长超31%,平安银行消费贷规模最大,为4746亿。
城商行:宁波银行消费贷规模最大,达到3575亿,南京银行消费贷规模同比增长达18.39%。
三、消费贷不良情况
不良总体数据
上述20家银行中,有7家未明确披露消费贷的不良情况,剩下13家消费贷不良贷款累计达到662亿。
部分银行具体情况
工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消费贷不良率已经超过2%,其中工行消费贷不良贷款超100亿,不良率达到2.39%。
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消费贷不良规模增长,但消费贷不良率下降。
平安银行消费贷不良规模减少了近3亿,但不良率还增长了0.12%。
四、传统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客群差异
传统银行倾向于服务信用记录良好、收入稳定、具备抵押物或稳定工作的客户,而消费金融公司服务的是传统银行未能充分覆盖的次级人群。从银行的消费贷不良数据可以推测,持牌消费金融和小贷公司的不良数据可能更不乐观。
五、主流银行消费贷拓展方向
自营产品客群定位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一些头部城商行的自营消费贷主要面向优质客群,如工行的“白领贷”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医生、教师、警察、优质企业员工等六大类客户。
新的发力方向
建设银行:联合热门行业头部商户,承接补贴、消费券发放等政策措施,服务百姓日常消费及分期需求。
交通银行:创新迭代家居贷等消费金融产品,推进个人消费贷增量扩面,扩展新能源汽车品牌总对总合作,加大贷款投放,助力绿色低碳消费。
招商银行:优选客群,加大对优质资信客户的贷款投放,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对不同需求的客群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做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降低运营成本。
兴业银行:丰富消费场景,打造分行特色专案,满足客户消费需求;强化头部平台合作,稳步推进五个“自主”,提升消费领域金融支撑能力。
中信银行:深耕安居、汽车等消费金融场景,保持积极稳健的营销及风控策略,积极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民生银行:优化个人信用类消费贷款“民易贷”产品功能与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民易贷”余额558.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52%。
华夏银行:聚焦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全力打造“龙e贷”消费信贷产品,向实现新市场定位、新产品特色、新服务体验、新营销渠道、新品牌塑造的“五新方向”目标迈进。
江苏银行: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规模突破50亿元。
上海银行: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投放金额69.09亿元,报告期末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29.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4%。
南京银行:大力发展消费贷款,聚焦家装、家电、数码、汽车等重点消费领域,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并配套推出一系列增值服务;优化消费贷款产品要素,丰富还本付息形式,升级线上化、智能化服务功能,满足客户便捷化、场景化的消费融资需求。
六、总结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类的家居场景是主流银行发力消费贷的主要方向。此外,对客群的分层精细化运营,以及在还款方式等产品层面的优化,提升用户体验,也是主流银行在消费贷业务上的优化方向。今年3月金监总局发文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预计今年银行的消费贷大概率还会加大投放力度。而如何控制不良率将是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庞麦郎的“去污名化”之路:从网...05-12
- 白酒行业下半场战局:结构性调整...05-12
- “拼好假”的年轻人,今年有哪些...05-12
- 时隔三年小米盒子5突袭发布:电...05-12